庚子新年,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自武汉悄无声息的蔓延开来。自此以后感染,封城,隔离,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我们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新年,一个没有走亲访友的新年,一个万人空巷的新年。但是支援,逆行,响应也在我们生活中频频出现。
李紫越同学,是万千大学生当中的普通一员,她也是一名预备党员。她深知,自己的责任不仅在于保护好自己,更要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从自身的居家隔离,到做好一个班级的疫情宣传工作,从响应学校号召,到献出一“特殊党费”,她用自己的方式,贡献着一份自己的力量。
爱心捐赠支持战“疫”
她说“我见到一队队逆行者奔赴武汉,我看到一笔笔善款到达疫区,我见证一座座医院拔地而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再是一句口号。我们中华儿女用血脉相融的凝聚力筑起了“抗疫围墙”,所以我也应该做些什么。”
所以自2020年2月19日起,她听说可以捐献物资,便马上联系当地社区防疫部门,用自己的奖学金,买了一些医用口罩和喷壶,送到社区防疫站。她还主动请缨留下来进行志愿者活动。那日,社区防疫站的工作者说,“在你们大学生身上啊,真的是看见了未来的希望”。这更加坚定了她抗“疫”的决心,努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辱使命!梁启超先生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疫情无情,人间有爱。进行志愿工作的不只她自己,我们不禁为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而骄傲。
用心工作投身战“疫”
她的工作其实并不是很繁琐,在社区走街串巷的宣传防疫知识,手持小喇叭,播放防疫知识,每天转两次社区,每次两个小时。她兢兢业业的做着最平凡的事情。防疫无小事,事事是关键。多一次宣传,就会让广大群众多警惕一分,人人多警惕一分,我们便能早日战胜疫情。
她说,在路口检测出入行人的体温时,遇到了自己的奶奶,奶奶专门陪了她一会儿,一开始她还害怕奶奶担心,没告诉奶奶当志愿者。没想到奶奶不但配合,还光荣的告诉别人,自己的孙女在当志愿者。并且打电话给自己的老姐妹们宣传防疫知识。这就是带动的力量!
找到居家隔离人员的名单,这是她的第三项工作。看似简单,却需要特别小心,不能遗漏一个人,否则就可能遗漏感染者造成更大面积的感染。她说他的家乡现在还没出现确诊者,但是也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严防死守。直至新型冠状病毒离开我们的生活。
暖心疏导助力战“疫”
病毒阻隔了我们的距离,但网络连接着我们的心。李紫越同学在网络上当助教,她用自己的方式对班里的同学,社区的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疫情不可怕,安全宅在家”,疫情总会过去。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让我们一起积极应对疫情,等疫情过去,我们一起去武大看樱花。”
封城不孤城,隔离不隔爱。作为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的一名学生,李紫越同学发挥了班干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自己的力量,为此次战“疫”做出了贡献。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了许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越挫越勇,在磨难中奋起。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我们一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