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赴阳原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支教、调研活动

7月10日,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耕耘希望 筑梦青春”民族团结实践支教团赴阳原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支教与调研活动。此次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云少虹、团委书记张冬霞带队。

支教团针对阳原县浮图讲乡乡村学校留守儿童群体实际情况,紧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精心打造“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系列红色课堂。活动中,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队员开展“心理破冰”活动,迅速消除与孩子们的陌生感,营造出温暖融洽的互动氛围。历史学专业实践队员开展了以“铭记历史 致敬英雄”为主题的红色故事宣讲,宣讲中“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不屈、“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的无私奉献、“龙烟铁矿少年队”的少年担当,如星火般点燃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学前教育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实践队员组织开展的“红色勋章剪纸”手工实践中,孩子们心怀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在剪裁、粘贴的指尖艺术里,静静感悟革命先辈的精神力量。活动最后,在支教团队员带领下,孩子们齐诵诗歌《可爱的中国》,铿锵有力的诗句让青年大学生与儿童在同频共振中汲取奋进力量。

支教过程中,学院带队老师通过入户走访、深度访谈等方式,详细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与家庭教育现状,并为孩子们送上精心准备的文具和学习材料,同时进行精准对接,持续关注孩子们的成长需求,用长效关怀为乡村儿童的梦想护航。

此外,支教团还前往阳原县开阳堡、中国泥河湾博物馆及泥河湾遗址公园开展实地研学与调研。在历经千年风雨的开阳堡,队员们触摸历史沉淀的厚重脉络;在“东方人类故乡”泥河湾,通过参观博物馆展品、探寻“小长梁”等遗址,深入研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发展轨迹,深刻感悟“何以中国”的文化根脉,极大增强了新时代青年的文化自信与使命担当。

此次实践活动创新性地将红色教育与文化调研深度融合,既为阳原县的孩子们播下了爱国与奋斗的种子,也让青年学子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锤炼了实践本领,书写了一堂行走在田野间的 “大思政课”。

1752384981111749.jpg

1752384982482945.jpg

1752384984711143.jpg

1752384986137409.jpg

175238499057589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