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历史学
学制学位:学制四年,历史学学学士学位
专业导游:法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薛志清教授
选择河北北方学院历史学专业的N个理由:
河北北方学院历史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发端于张家口师范专科学校政史系(1956年),传承数十年,积淀深厚。自2004年招收本科生以来,教学科研条件不断完善,2016年历史学专业获得学科教学专业教育硕士授予权,现为学校重点建设的校级一流本科专业。
历史学专业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学制四年,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科优势明显,学生可考取本校历史专业教育硕士研究生。
历史学专业教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与专业水准,其中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100%。任课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质量声誉卓著,科研成果丰硕,专业教师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与社会影响力。近年来,历史学专业在教学实践、教改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等方面逐渐形成特色与优势。学生考研率多年名列学校前茅,毕业生就业渠道广泛,专业设有历史资源与文化产业管理研究所及校外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实习基地,并在张家口市、县中学建有数十个教学实践基地。
历史学作为国家一级学科深受学校重视,教学资源丰富,教育质量显著,学生综合素质较强,是目前学校重点建设的一流本科专业,体现出专业具有较好的社会需求和生源潜力。
Q1:历史学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历史学专业学习需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及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历史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在联系及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掌握历史信息搜集、考证与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在历史过程和现实处境中考察特定的历史现象,记录、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形成合理见解。
河北北方学院历史学专业适应师范类专业要求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与需求,着力研究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规律、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发展趋势与需求,把握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熟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中学生的认知结构、身心发展规律,能结合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实际与特点,运用历史学知识与理论系统掌握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规律、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及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Q2:历史学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哪些?
专业核心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历史学科教学论、历史教学技能训练、史学概论
Q3:历史学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历史学专业秉承全面培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和立足专业,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始终坚持服务学生所需的宗旨,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严谨扎实的专业训练、丰富多样的教学实践、高端实用的考察活动等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敏锐的问题意识与思辨能力以及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河北北方学院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专业立足张家口地区,面向京津冀,辐射全国,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史学理论基础、历史知识广博、历史学科能力深厚、综合创新素质强、人文情怀浓厚;系统掌握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规律、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能够具备未来从事教师职业的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具备适应社会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综合素质及能力的人才。
Q4:历史学专业的深造与就业前景怎样?
历史学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深造,直接攻读硕士研究生或进入博士生阶段学习;二是就业,能够在教育、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国家公务员、文化产业、相关企业等多个领域胜任工作。
■历史学专业最吸引我的——
作为永远的北方学院人,我的成长得益于母校的教育与培养,在母校学习的时光里,有氛围、有支持、有动力、有梦想。
首先,校风正身。厚德、远志、笃学、创新的校风始终是我“做好学生”的底色与追求。尤其是在校学习期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范生训练,弘正楼、聚核楼的符号意义和背后隐喻始终激励着我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一个学识丰厚的人。
第二,教风提气,融通古今、学贯中西的师资力量始终是我“做好教师”的价值与引领。法政学院很多很多的老师在学识追求上精益求精,在关心学生上亲如家人,这些奋进的榜样和美好的情感是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坚强基础。
第三,学风塑型。互帮互助、比拼赶超的同窗情谊始终是我“做好朋友”的原则与底线。好多好多的友谊在此缔结,学习上的竞争与互助、生活上的独立与支持,这些珍贵的情谊让我走在哪里都倍感温暖。依稀记得几乎所有的教室都是学习占座,仿佛时常听见自习室中的轻轻的翻书声、沙沙的写字声;这些青春的记忆都是奋斗的痕迹,值得永远铭记。
最后,知史鉴今。历史是学业、是专业,更是事业。通过历史的学习,我们才能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现在在哪里?我们将要走向何处去?通过历史的反思,我们才能够知道我们如何辩证地看待过往?如何做好现在的每时每刻?如何更好的走向预知的未来?
总之,感恩母校,感谢老师,感怀青春,是你们让我学会尊师重道、知古鉴今、成长自我!
——2009级本科生 陈星
在这里我结识了一群可爱的小伙伴,操场上留下深深浅浅的脚印,草坪上留下抹不去的笑声,但是图书馆或许才是留下身影最多的地方。在排排书架间充实自我,在沙沙的翻书声中提升自己。当然那时的图书馆藏书远不如今天丰富,但是它却温润着同学们的心灵,滋养着同学们的头脑。作为过来人,我的感悟是要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要充分的利用图书馆资源,但是不要局限于此。
在这里还有一群可敬的老师,他(她)们个性鲜明,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老师们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或一丝不苟,娓娓道来;或备课详实,滔滔不绝;或天马行空,不拘于物,每每都会给人以启发。你可以与老师探讨心中的疑惑,也可以与老师交流自己的看法,每每都会有所得。
大家都说大学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或许是因为他们在那里度过了人生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它塑造着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锤炼着心智,锻炼着能力,为未来的他们积攒着能量。这是我在法政学院读书四年的一点感悟和收获。
——2010级本科生 宋彩虹